系统内信息交换平台:用户登录|机关入口|使用帮助  FTP:上传|下载|使用帮助
犍为教育信息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  页 教育行政 犍为教育 队伍建设 教育科研 电教装备 招生考试 政策法规 局发文件 资料下载
本站文章搜索
栏目管理公告
用户最新发布
最新评论
最新留言
栏目管理员登录
友情链接
用户更新信息
其它
网页正文
标题:记榨鼓乡麻柳村小学教师杨海
扎根山村育桃李,甘作绿叶护红花
                                         ——记榨鼓乡麻柳村小学教师杨海
           
   在犍为西南,与沐川县接壤的地方,有一所村小叫榨鼓乡麻柳小学。这里十分偏僻,交通不便,办学条件差。就在这一般教师听而生畏的学校里,却驻守着一位为山村孩子健康成长不计得失,默默奉献的山村教师——杨海。
  杨海老师从1982年至今,已在榨鼓乡小学的三尺讲台上渡过了二十几个春秋。1982年9月,年仅18岁的他高中毕业后,踏上了榨鼓乡塘口村小学的讲台,成为了一名代课教师。从此,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做一名好教师,教好山村里的孩子。但是由于刚踏上教师岗位,加上缺乏教育教学经验,在第一期的工作中遇到不少困难,而且学生考试成绩较差。面对工作中的“当头棒”,他没有气馁,而是暗暗下定决心,从头来过,一定要对得起“教师”这一光荣的称号。于是,他虚心向学校的李大友校长请教,认真分析班级管理和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努力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一分付出,一分收获,经过努力,他的教学成绩在第二学期名列全乡第一名,让家长和同行刮目相看。
  杨海老师在塘口小学一干就是16年。1998年9月,杨老师终于考上了乐山市井研师范学校,从入师范校第一天起,他便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在学校里勤奋学习,以优异的成绩于2000年7月毕业并分配回榨鼓乡麻柳村小学工作,成为了一名正式的公办教师。麻柳小学离他的家有8公里,冬天,他每天天不见亮就往学校赶,常常因家访问或辅导学困生而摸黑回家。后来,他干脆带上行李,住进了学校。在他的带动下,学校先后有4个教师把麻柳小学作为了家,从此,原本到了下午就空旷无人的麻柳小学变得有了生气,原本放学后要赶着在天黑前回家的教师就有更多的时间对学困生进行辅导了。麻柳村小学一直都因偏僻而严重缺编,这里的教师一般都是包班,语数科、综合科、艺体科全都由一个教师包干。白天,他忙于上课、辅导学生;晚上,他在办公室里批改作业、撰写教案、看书学习,一直要忙到深夜。冬天的夜晚,那里格外寒冷,手脚被冻僵了,他跺跺脚、搓搓手又继续批改作业、撰写教案、看书学习。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杨老师总是为了他挚爱的教育事业,为了山村的孩子从早忙到深夜,他所教的班学科成绩始终名列全乡前茅。
  杨海老师爱校如家。为了解决校门口的路面问题,杨老师在下午放学后到校外的山坡上背石头填坑,发动学生捐碳灰铺路,平整操场。用了近两个月的时间,校门口雨天积水、坑坑洼洼的路面被填平了,操场上泥烂水滑的问题解决了,两操一课已能顺利进行了。为了让学生做广播操整齐划一,杨老师用条砖分成小块,在操场上拉线,定点,整齐地排上了180多个站位,从此,麻柳小学的广播操成了榨鼓小学的一个亮点。他多次向校长建议因地制宜绿化美化校园,学校采纳了他的意见,打紧开支新建了四个花坛,在花坛中栽花、育苗,绿化、美化校园。
  杨海老师爱生如子,在学生身上花费的心血远远超过自己的孩子。学生病了,他就用自己的摩托车搭着学生去医治,并垫付医药费,遇到家庭贫困的学生,他就永远地垫上医药费。对待贫困生,他更是关爱有加。班里有个孤儿,借居在家境并不宽余的亲戚家里,杨老师经常到他借居的地方关心他,孤儿学生无钱买学习用具,杨老师就给他买,缴不起学杂费,就协调减免,对学生的关爱超过了自己的孩子,在杨老师的精心教育关爱下,孤儿学生成长为品学兼优的好孩子。对待学困生,杨老师经常在下午放学后为他们开小灶,进行个别辅导,每天的知识要求学生人人过关。对待后进生,他从不放弃,总是耐心细致地做转变工作。班里有一个学生因家长老年得子,非常宠爱,致使行为习惯差,脾气暴躁。杨老师为了转变他,经常与他交心谈心,经常家访与家长沟通,帮助家长建立正确的教育观,经过一年多的耐心细致的转变工作,孩子行为习惯变好了,家长高兴了,老师更欣慰了。他所教的班几乎每年被评为优秀班集体。
  2007年9月,杨海老师被任命为麻柳村小的校长。在一年来,他建立并逐渐完善了学校的管理制度,规范了教学常规,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把培养新教师作为工作重点,对分配到麻柳小学的四名新老师他竭尽全力“传、帮、带”,经常走进新教师的课堂听课,课后耐心与新教师交换意见,指出课堂教学中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方法,使得新教师们成长迅速,很快站稳了讲台。杨海不但关心新教师的成长,而且尽可能为教师们提供生活上的方便。麻柳小学十分偏僻,交通不便,教师们的生活必须品要到很远的地方去买,为使老师们安心工作,不再为买菜做饭犯愁,杨海就请钟点工为学校教师买菜做饭,让老师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他指导的王波老师,在08年5月的新教师考核中受到了考核组的充分肯定,并在08年8月的全县新教师培训会上作 “新教师成长”专题经验交流。学校08届毕业班的语文、数学、综合科测试成绩名列全乡第一名,并在全县13所同层次学校中名列前茅,麻柳小学4位新教师中有三位进入了全乡联教计奖行列。07~08学年麻柳小学的整体教学质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麻柳小学这样一个原本环境差、教学质量差的双差村小,成为了榨鼓乡的一所示范村小。
   
  杨海老师常常考虑的是学校的工作、学生的成长、教师的安稳,很少顾及自己的家庭。父母年迈,身体虚弱,生病躺在床上,他很想在家尽孝,但他又不能丢下学生不管,只能嘱托在家的兄妹照顾,只能利用周末时间回家照看父母;孩子上小学、初中,一般人都会把更多的精力花在教管自己的孩子身上,可他却成天忙于教好自己的学生,他的很多学生幸运地跨进了大学校门,而他唯一的儿子却与大学无缘。
  为了山村的孩子,为了教育事业,杨海老师付出得太多太多,在当地,一提到他,家长和师生无不交口称赞,家长们都希望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他的班上,他们说:“杨老师教我们的孩子,我们放心。”
   
   
[ 阅读全文 | 回复(0) | 引用通告 | 编辑

  Post  by  网站管理员2 发布于 2008-9-5 下午 03:38:21

发表评论:

    昵称:
    密码:
    主页:
    标题:
源程序:Oblog 改写:XiaoH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