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铸就师魂
——记新城小学优秀教师姚素华
弹指间,三十五年的韶华在指缝间悄悄流逝。三十五年前,她怀着满腔赤诚成为了一名普通而又光荣的人民教师,她孜孜以求的躬耕于三尺讲台,将一颗滚烫的执着之心献给了孩子,留下了一串串坚实的脚印。她就是新城小学的数学教师姚素华。
勤耕不辍 彰显人格魅力
三十五年的教师生涯中,她以扎实的专业知识为基础,广泛摄取各方面的知识,努力做到专与博的有机结合。
她很珍惜每一次外出学习的机会,为了找一个离专家近、听得清楚的位置,经常一大早起床,等候在教室门口,学方法、学技巧,仅仅是学习笔记就有几大本。课堂上,她注重前后知识间的联系,善于利于学生已学的知识去帮助学习新知识,温故知新;她精考精评,举一反三,把评讲试卷同复习课本知识、探求答题规律、提高答题能力结合起来,达到评讲一题,复习一片,掌握一类的目的。每上一节课,她做的题目往往是学生的若干倍。她的课堂,学生感到困难的地方就详细讲,容易的地方一带而过,课堂容量大,深受学生喜欢。她还根据自己十几年的教学经验,给学生介绍学习方法,避免了他们学习上走弯路。经常开座谈会交流考试得失,乃至个别谈话,对症下药。
她勤耕不辍,不断创新吸取专业知识,归纳整理后恰当地运用到教育教学过程中去。长期的数学思维训练,使她获得了国家数学奥数教练的荣誉,功夫不负有心人,她所教的学生在全国数学竞赛中名列前茅。
甘为人梯 助青年教师快成长
“为人师表满杏坛,甘为人梯传风范。”作为从教多年的老教师,为了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她潜心笃志的把自己的积累的先进教学经验、教学方法毫不保留地传授给青年教师。刚从师范校毕业踏上工作岗位的彭昌奎说起她总是满怀深情,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正是在她的指导下,彭老师才能很快从普通教师中脱颖而出,在乐山市青年教师赛课中获得了第一名;教师陈晓英参加四川省小学数学教师优质课大赛时,她不仅多次深入其课堂听课指导,还耐心做其思想工作,指导陈老师对教学环节的每个细节细细推敲、拿捏。最终陈老师的优质课获得省、市赛课的一等奖的好成绩。
“不论是校内、校外的老师,只要他们需要我的帮助,我会竭尽所能帮助他们。”这是姚老师经常挂在嘴边的话,经她指导过的教师有村小的、乡镇的、城区的,他们都喜欢与她交流有关数学教育教学方面的问题,正是在她的悉心指导,一批青年成长起来了,成为了教学岗位上的佼佼者。
爱心育人 春风化雨细无声
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做人,而这就需要教师能够用深厚的爱心浇灌他们的心田。姚素华认为 “用爱心育人,是开启孩子心灵之门的钥匙。”在她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了爱心育人法:在思想上正面引导,做学生的知心人;在学习上因材施教,做学生的有心人;在生活上热忱关怀,做学生的贴心人。
张林是姚素华班里的学生,父母离异后,跟父亲一同生活。因为缺少双亲的关爱,张林经常迟到、旷课,常因一点小事就向同学大打出手。看到这一切,姚素华没有因他违犯纪律而训斥他,而是以母亲般的爱心关心他、爱护他。面对这个可怜的孩子,姚素华感觉到仅仅是给他洗衣、买饭、谈心、补课还是不够的,最关键的是要让他有一个温暖的家。她想方设法联系他的爸爸、妈妈,要求他们关心这个孩子,给孩子应有的爱。在她的劝说下,张林回到了妈妈身边,得到了温暖的张林从此像变了一个人似的,性格开朗活泼起来,能严格要求自己了,学习也努力了。正是因为这种付出,姚老师所教的班级整体数学成绩好,一次六年级半期考试,全班60多人满分,平均分达到97分,学校同事都惊奇地称赞“真神”。
姚素华坚信,身为教师,要心存善,心存爱,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思考与探索,才能向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