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农村小学的管理
伏龙小学——董祥森
摘 要:做好农村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学校领导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学会集权、分权、抓大事、抓中心,千方百计抓好教育教学工作,努力提高办学效益。
关键词:农村小学、教育、教学、管理
一所学校管理水平的高低.同它的教育质量是密切相关的,“向管理要质量”的原因也在于此。学校教育发展的趋势.办学水平的竞争.素质教育的实施,教育质量的提高,都需要越来越重视管理。只有努力在现代教育管理理念指导下做好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才能促使学校提高整体办学水平.朝着现代化学校的建设目标迈进。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管理中的首要职责
教师是学校管理的核心.教师在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把教师队伍建设工作放在首位是办好学校的关键。
首先,认真抓好教师的学习。学习是当今科技信息时代对每个人的客观要求,教师职业的特点对教师的学习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学习过程中,既要加强业务学习,更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学习要做到纪律保证、时间保证、制度保证和内容保证。要坚持政治思想学习与业务学习相结合,理论学习与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短期培训与长期培训相结合。要鼓励中青年教师积极提高自己的学历层次.要求教师学以致用、教学相长。
其次,要建立和完善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依法管理教师队伍。制度管理是依法治理学校管理中的具体体现,建立健全制度可以使教师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要通过建立激励机制,改革过去那种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不良状况.从而形成争先创优、后进赶先进的竞争环境。学校在制定各项规章制度时对教师聘任条件、聘任程序和办法、教职工的职责、权利、考核、奖惩等等,都要作出明确而又具体的规定,使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这样才能增强教职工的忧患意识和竞争意识,工作和教改的积极性才能提高。
第三,抓好交流学习工作、促进整体水平提高。学校要经常组织有经验的教师上观摩课.组织教师听公开课、评课.让大家从中受到启发,学习借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在此基础上.要推选优秀教师参加较高层次的课堂教学竞赛.使其进一步得到锻炼成长。还要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年轻骨干教师参加教学演讲赛及观摩活动,学习别人的教学经验及方法。这样.既促进了全体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又沟通了教育教学改革的信息。
第四,注意选拔年轻教师.培养其成为学校骨干。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中.对于有发展潜力的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应大胆起用,通过给他们压担子,为他们提供锻炼的机会等方式,促使他们尽快成长,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中坚力量。
第五,营造一个宽松的管理氛围。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教师对民主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迫切,他们希望和欢迎领导能以民主的作风为学校创设一种民主和谐的环境,使大家心情舒畅,和睦共处,自我约束而又自我完善。所以,在管理中首先要尊重教师的人格、工作,尊重教师的合理需要.同时引导教师确立“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的意识,帮助教师在群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学会与人和睦相处,心理相容.为自己赢得良好的人际环境。其次应给予教师充分的信任,不要事必躬亲,该放手的时候要放手.以“相信每一位教师都是强者,依靠每一位教师办好学校”为信条,放手让教师大胆地在班集体建设、教研组建设、科研队伍建设等各个方面发挥特长,激发起工作的主动性、创造性、怀着快乐的心情为学校工作,努力实现人生的价值。
二、管理中要学会集权、分权、抓大事、抓中心
集权、分权是学校在实施教育教学改革中所作出的科学决策.实施民主管理的重要方法和有效手段。集权是指通过调查研究.在广泛征求教职工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对学校事务实施科学决策和管理的过程。比方说,对于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和重大决策,学校领导班子首先根据学校实际提出方案,共同研究,反复讨论,最后交全体教职工讨论,让大家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集思广益。鼓励教职工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管理活动,特别是要鼓励他们参与学校的重大决策,这样既可以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满足他们的需要,更能增强他们对决策的认同感,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学校里的事务很多.如果每一件事情领导都要亲自击做,事必躬亲,就做不完,也做不好,这就需要分权,也就是所说的分管。这里的“分权”意在突出“权”字上,既要给教导主任、少先队负责人、年级组长等各部门领导明确职责,又要给他们相应的权利,让他们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处理好相应的事务,这也就是平时人们常说的“授权”。分管不等于领导就不管,但要讲究方法,不能挫伤分管领导的积极性,当出现意见有分歧时,领导不能简单粗暴地指责,可以让他们谈自己的想法,赞赏和肯定他们的优点,同时也给他们指出不足。
其次,要抓大事,抓中心。大事是指一段时期内较为重要的事,根据学校的中长期管理目标确定学年的大事,有时还要根据上级布置和各个时期的情况来确定。要完成这些大事,上下学期必须抓好两个环节:一是必须把每个学期定出的几件大事分解到周大事;二是又要把周大事分解到天,变成一天的重要日常事务来抓。抓中心就是各项工作都要围绕上述原则来开展。每一天的日常工作都要围绕当天较重要的事来开展。每一天的小事做成功了,一周的大事也就成功了,积小成大,中心工作也就抓住了,学校的中长期目标也就实现了。
三、要千方百计抓好教育教学工作.努力提高办学效益
教育教学质量是一个学校工作的生命,是学校最基本的出发点和归宿。学校的一切工作都要从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出发,认真计划、安排和组织实施。教育教学质量的好坏,办学效益的高低是评价一所学校工作的标准之一。在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求校长要站在改革浪潮的前列,不断加强学习和研究,以教学为中心,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社会在发展进步.教育也在发展进步,办学条件也相应逐步改善。面对农村学校落后的办学条件要提高质量效益,多出人才、出好人才是很难想象的。对于经济发展滞后的农村来说,用等、靠的办法来改善办学条件适应不了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要改善办学条件,就得筹措经费,如何筹措经费呢?一是要积极主动争取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和帮助;二是要抓机遇,争取得到上级领导的支持;三是要千方百计想办法,积极向社会求援;四是学习宣传要到位,把“人民教育人民办,办好教育为人民”的办学宗旨宣传到家长、社会中,提高干部群众的办学意识;五是要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共同动手搞好校园建设。
总之.提高农村小学教学质量是一项长期工作.非一朝一夕就能见效。对农村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来说.就是要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效益,办出自己的特色,让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不断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使学校的办学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适应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实现“人民教育人民办,办好教育为人民”的办学宗旨。